不经历一些事 就算活到九十五 这些道理也不会懂
一:王健林的“目标论”
几日前东方卫视采访王健林的一段经典语录刷爆了朋友圈,故事是这样的:
健林兄的经典语录再一次在各大头条“奔走相告”。
我拿五毛钱打赌健林兄说此言一定是走心的。
吐槽之声如滔滔江水、连绵不绝。
其实看到的“先挣一个亿”只是对王健林的整个采访对话中的冰山一角,然后断章取义,过度夸大渲染。其实全文是这样的:
此段对话其实正能洞悉一些企业问题,那就是“企业目标”,或者说“企业目标管理”。
【目标与愿景】
美国行为学家吉格勒指出: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。与企业而言,小编对此话不敢苟同,应该是“设定一个高愿景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。”为什么要“抠字眼”?因为企业目标和企业愿景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差异。
企业愿景体现的是管理者对公司发展的立场和信仰!它以精神层面的引导为本,继而激励员工,成为独具一格的使命感,感染员工的工作氛围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 德鲁克认为,企业愿景一定要从三个角度去整合:
#我们要到哪里去?
#我们未来是什么样的?
#目标是什么?
不言而喻,王健林所说的“挣一个亿”,就是企业目标层面的问题。而企业目标则是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,所要完成的预期状态。彼得 德鲁克说过:“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,而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。”小编对此话深信不疑,所谓目标管理则以目标为导向,以人为中心,以最终结果为标准,实现组织目标层层分解,实现绩效价值。
二:马云“三四万论”
自王健林的“先挣一个亿”爆火之后,马云同志也来抢占头条,在阿里内部会议上, 马云发表演讲,声称中国最幸福的状态是:“一个月有两三万、三四万块钱,有个小房子、有个车、有个好家庭,没有比这个更幸福了,那是幸福生活。”
不过这个月薪收入令大部分工薪阶层望尘莫及。那么这个“三四万论”能体现什么呢?应该包含着企业家的幸福观,不过这个幸福观念最后还是没有脱离金钱物质为基础。
有记者曾采访中国经营报社总编辑李佩钰时,就“企业幸福观”发问,她回答道:“企业的幸福由三个因素组成:第一是有事做,第二是有人爱,第三叫做有期待。首先企业中的每个人得有自己的事业,这是幸福的首要组成条件;其次是自己与他人相互关爱,我爱别人,别人爱我;最后是我们对于未来有美好的憧憬。”
马云曾自讨腰包花费三万八购买了一条金枪鱼,让食堂宰了,改善伙食。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在哪里?企业管理中涉及到一个哲学思想,那就是企业责任,让员工感觉到幸福。企业管理者要学会构建企业幸福的基石,那么如何做?
#要充分把我员工幸福感的主要因素;
#完善“按劳分配 多劳多得”的原则,完善奖惩机制;
#给予员工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;
#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。
(中国国营企业员工幸福感统计图)
一个国家都要把幸福指数和幸福感作为国民生活指标的衡量标准,理所当然,企业幸福感也应该尽快重视起来。
关键词: 王健林 马云 印刷